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一条气象预警是如何产生的

来源:气象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光明日报 百年来,气象学家将大气运动的规律总结成一组方程式。今天,用超级计算机求取这些方程组的近似数值解——这就是数值预报。从诞生至今,数值预报经过半个多世纪

来源:光明日报

百年来,气象学家将大气运动的规律总结成一组方程式。今天,用超级计算机求取这些方程组的近似数值解——这就是数值预报。从诞生至今,数值预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准确率和时效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它能够有效预报未来7天左右的天气变化,并以每10年延长1天有效期的速度进步。

“救命”的气象预警,是如何传递给我们的?近日,记者来到中国气象局相关单位,实地探秘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背后的科技支撑。

作为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一部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成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公众覆盖率超过80%,预警发布时效达到3至8分钟, 能在1分钟内靶向发送给受影响区域的防灾责任人。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涛告诉记者,中央气象台的预警是一种展望形式的预警,比如在预报一个雷暴的时候,是通过算法进行模拟,是一种对未来的模拟,无论怎么样,它终究只是一种近似,有误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如何在局限下还把问题克服,这是预报员的使命。预报员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暹芭”影响过程中,在影响范围动辄上千公里的台风卵翼下,还隐藏着活动区域仅仅数公里、从出现到消亡几十分钟到数小时的龙卷风。它们分散出现在广州、佛山、潮州、汕头等多地。想要对这些破坏力十足的“小个头”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预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

时间回到6月26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抓住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后在热带洋面留出的“空当”,开始发展壮大。几天后,它成长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暹芭”,并在登陆后一路北上,带来丰沛雨水。

连日来,在台风“暹芭”影响下,龙卷风频繁光顾广东多地。7月4日15时30分左右,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附近发生中等级别龙卷,造成树枝折断、厂房工棚受损。当天,佛山市气象台提前一小时发布龙卷警报,为当地防御灾害和人员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

事实上,数值预报最擅长的,是能够提前多日预报出天气系统的大致发展,例如台风的大致动向,又如大范围降雨将要发生。但台风具体路径如何,降雨落在某地时究竟会下多少,是不可能完全预报准确的。这就需要预报员将预报结论订正得尽可能贴近现实。

依靠卫星云图,预报员能够直观了解天气系统的大势,但精准的预报工作,却要建立在精密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7万余个自动气象站、236部雷达和120余个探空站、7颗在轨运行的风云气象卫星,共同组成地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网,不仅能第一时间捕获天气动态,更能精准测得风移云动背后分钟级乃至秒级的精密数据。

将具象的台风抽象成由气压、气温、风向、风速等数据,对现代天气预报非常重要。

6月30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指出“暹芭”影响区域。预警虽然发布了,但气象部门的工作却远未结束。

气象部门进行了尝试——7月4日14时30分,佛山市气象台发布精细到镇街的龙卷专门警报:“预计两小时内三水西南、云东海、乐平可能有龙卷,请立即组织防御,尤其是厂房顶棚和防风能力差的建筑物的业主应尽快组织人员撤离。”此举为应对龙卷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我们像医生,预报天气就像值班看病,风雨雷雾等天气状况正如不同科室的医生们面对的不同病症。”张涛介绍,一方面,预报和预警需要随时更新;另一方面,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预警范围大、覆盖面广,主要基于台风对全国的影响,侧重提醒各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视线回到台风“暹芭”身上,它的各项数据,源源不断地从各种观测仪器汇聚到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上,经历传输、质控、汇总、分析……人们把第一手的观测数据传给数值模式,并期待它能够计算出尽可能贴近现实的结果。

数值模式可给出预报,但预报员并不能高枕无忧

“‘暹芭'将以每小时10公里到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7月2日至3日在海南岛东部至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6月30日,“暹芭”升级为热带风暴,并正式获得命名。

从观察副热带高压这样的大尺度天气系统移动,到捕捉龙卷风这样的极小尺度天气系统生消,一条预警的诞生离不开科技积淀、经验积累、综合观测系统密切联动、数值预报“国之重器”投入。在张涛看来,还需要把服务触达每个细微角落,更需要一颗面对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预报的现实、仍以百分之百的勇气与热情投入的心。

文章来源:《气象科技》 网址: http://www.qxkjzz.cn/zonghexinwen/2022/0713/1509.html



上一篇:受天气影响,12日起崂山风景区全线关闭,已购票
下一篇:(科技)世界气象组织:欧洲热浪仍将持续 高温

气象科技投稿 | 气象科技编辑部| 气象科技版面费 | 气象科技论文发表 | 气象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气象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