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象科技》期刊栏目设[04/09]
- · 气象科技版面费是多少[04/09]
- · 《气象科技》投稿方式[04/09]
- · 《气象科技》数据库收录[04/09]
威海气象局发布气候情况,降水和高温日数均比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8月15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单宝臣,威海市气象局业务科技科科长崔宜少,威海市气象台台长梅婵娟介绍威海2022年以来气候概
8月15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单宝臣,威海市气象局业务科技科科长崔宜少,威海市气象台台长梅婵娟介绍威海2022年以来气候概况和气象服务有关情况。今年截至8月13日,全市平均降水量598.7毫米,较常年偏多117.3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35.9毫米。全市平均气温12.9℃,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其中,4-5月,威海全市平均降水量13.5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全市旱情严重。
汛期以来,截至8月13日,全市平均降水量54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06.4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150.1毫米。其中,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21.8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多,较常年同期偏多146.0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130.6毫米;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37.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7.7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79.5毫米。气温偏高,变化幅度不大。2022年6-7月,全市平均气温23.8℃,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其中,6月偏高0.4℃,7月偏高0.7℃。今年,市区已出现4天超过35℃的高温天气,这是自1959年威海市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高温日数最多的一年。
预报预警方面,开展威海极端大风和强对流本地特征和预报方法研究,提升应对灾害性大风预报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建设,与应急、海洋、海事、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均建立了相关预报预警联动机制。
气象服务方面,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服务产品开发,尤其是面向不同行业需求,制作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制定气象和海洋预报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渔区分区分时段精细化预报;深化海上航线、港口、海洋牧场等专业气象服务,开发了专项服务平台,石岛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作为中国气象局布点的全国三个海洋广播电台之一,持续守护黄、渤海海上安全,为海洋强省建设积极做贡献。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为全市1000余种粮大户以短信、微信等方式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研发威海市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技术,并获实用新型专利,利用气象行业资源提升生姜品牌价值;开展乳山茶叶气候品质评价,助力茶企茶农增收。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引领,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加强重点任务攻坚;去年有3个创新团队取得实质性成果,今年又组建了5个创新团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相较去年翻了一番多,营造崇尚科研的浓厚氛围。
气象监测方面,持续加强海岛站、林区站、船载站等建设,进一步优化观测站网建设布局,目前拥有各类观测站点110余个,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建设有全国首个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太阳射电望远镜和全省首个国际航线船载自动气象站,承担着重要的气象数据传输工作。
今年以来,威海市气象局扎实开展模范机关建设“三级联动”工作,在全市气象部门深入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提升,全力服务保障威海“走在前、开新局”。重点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进行学习、宣传、贯彻。采取多种形式对《纲要》进行学习研究,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及地方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威海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贯彻落实《纲要》作出批示,威海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具体工作提出要求,在全市各级政府中营造了进一步关心气象、投入气象、发展气象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为抓手贯彻落实《纲要》,在各项业务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威海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是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格局。今年4-5月,威海全市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旱情严重。对此,人影办协调各成员单位强化联合会商、研判,抢抓有利时机,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5次,发射火箭弹154枚,最大限度增加降水量和水库蓄水,为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改善生态环境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监管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升放气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开展防雷和升放气球社会监管,今年以来对41个重点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防雷检查,对145个重点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开展升放气球巡查4次。
记者 连宁燕
文章来源:《气象科技》 网址: http://www.qxkjzz.cn/zonghexinwen/2022/0815/1516.html